浙江致远 | 秋韵姑苏同行路 致远温情聚人心
所属分类:会员动态
发表时间:2025/11/14
浏览:35
来源:致远
17日 · 集结
高铁载暖意,初见即相融
“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。”张继笔下的姑苏秋夜,藏着千年未改的江南韵味。10月17日至19日,我公司组织苏州团建,大家在江南红枫映水、黛瓦流光间,完成了一场满是暖意的相聚——这份同行的默契,正是“致远家人”最生动的注脚。17日下午的金华南高铁站,阳光透过玻璃穹顶落在行李箱上。大家脚步比平时轻快了些许。检票上车后,两个半小时的高铁行程里,大家的话题始终围绕着“生活”。有人分享苏州美食攻略,从蟹黄汤包到松鼠鳜鱼引得众人附和;有人研究夜游路线,提议抵达后去附近山塘街赏夜景。细碎闲聊中,跨部门同事渐渐熟络,车厢笑声混着窗外秋景,格外舒心。
夜幕初垂抵达苏州,走出高铁站,微凉秋风裹着水乡湿润气息扑面而来。入住酒店安顿好,不少人约着出门寻本地夜景、探小吃摊,自然的互动让团队氛围愈发融洽。
18日 · 赏景
秋光里的互动,藏着同行的甜
姑苏秋阳洒落,行程正式展开,秋日的姑苏也向大家展露了最美的模样。每处景致里,都藏着同事间的温情与默契。早晨的寒山寺,浅黄银杏映着飞檐,一场沾衣不湿的微雨轻落。秋风裹着湿凉掠过庭院,檐角铜铃轻响,雨打银杏的 “沙沙” 声,让古寺愈发清透静谧。大家三三两两散开,或驻足观察殿宇斗拱,或交流古建筑修缮经验,静谧里掺着职业共鸣与轻松玩笑,同事间的距离悄然拉近。盘门的水陆城门墙面上凝着雨珠,瑞光塔飞檐在云影间轻晃,“金牌讲解” 成了此行第一个惊喜。逛至古戏台旁,墨香随风而来,景区邀请的书画大师正于案前泼墨,雪白宣纸上,笔锋苍劲又含水乡柔情的大字,瞬间鲜活铺展。午后走进周庄,流水绕粉墙黛瓦缓缓淌,乌篷船划过河面,涟漪里映着岸边枫红。踩着青石板往里走,脚步沙沙声混着远处摇橹声,像首江南秋日小调。周庄水乡的烟火气与同伴间的互助,用独特江南之美惊艳了所有人。晚饭后,暮色漫过姑苏城,七里山塘街的红灯笼沿河道亮起,暖黄灯光映在河面,晚风裹着桂花香与糖粥甜气,刚到街口,我们便被这江南秋夜的温柔裹住。大家沿河边漫步,有人驻足听评弹,同伴静静陪伴不催促;路过伴手礼店,有人为家人挑刺绣书签、桂花糕,把心意藏进小礼物里。
19日 · 悟思
苏博与园林,藏着成长的光
19日,我们慢下脚步,在苏博与园林中寻得工作与团队的感悟。走进苏州博物馆,贝聿铭大师设计的玻璃屋顶引人赞叹。大家探讨屋顶遮阳设计,自然关联到项目中的采光规划;看到古代雕花砖,感慨古人匠心与工程管理的细节把控相通。没有刻意提炼,“匠心”二字悄悄印进心里。午后的拙政园,水榭绕荷塘,花木错落显“移步换景”巧思。休息时,大家翻看前两日照片打趣。聊起园林布局,众人联想到项目管理,认同“规划到位才能协作顺畅”的道理——游览感悟自然融入工作思考,格外真切......三天苏州行,装满了温情与成长:高铁闲聊拉近距离,餐桌分享升温氛围,游览联想让“协作”更具体。这些细微的瞬间,让跨部门同事从“会议之交”变成“伙伴”,让“匠心”“协作”从口号化为默契。返程时,大家心里装着的不只是回忆,还有“致远家人”的认同。未来,这份秋韵里凝聚的温情,会化作更顺畅的协作、更主动的互助,推着我们在工作中稳步前行。
【浙江致远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供稿】